近年来,与饮食方式相关的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成了健康的头号"公敌"因此,少盐、少油的健康饮食生活方式需要广泛宣传倡导。
科学安排食用油
少油一事,确切来说应该是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
日常生活中,烹调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过多脂肪摄入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用普通汤匙计算的话,大约是两匙半。
学会使用控油壶
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使用控油壶,可有效减少油摄入。
正确使用烹调方法
01 多用少油烹调方法
采用蒸、煮、炖、焖、拌、急火快炒等烹调方式,少用或不用油炸、油煎的方法可减少油的使用量。
02 少用动物性脂肪
动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稳定易堆积体内,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而植物性油脂却正好相反。
03 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反式脂肪酸易引发冠心病、乳腺癌等疾病,且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生活中,糕点、快餐、糖和饮料都含大量反式脂肪酸。
04 少吃油炸食品
炸鸡腿、薯条等油炸食品油超标,增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不利于健康。
05 不喝菜汤
对于炸、煎烧烹调出的菜肴或麻辣菜肴等菜汤,油含量过多,不宜食用。
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脂肪含量不高于3g/100g的食品可以称之为“低脂”。
用盐篇
研究发现,食盐量过多(每日超过10克)与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及诱发脑出血等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每日吃15克盐的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10%,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科学安排食用盐
烹饪中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
少盐饮食习惯:
少吃咸菜多食果蔬;
外出就餐选低盐菜品;
少食高盐的包装食品;
阅读营养成分表;
关注调味品。
警惕"藏起来"的盐
很多零食与熟制品尝起来不觉得咸,但其实盐含量大大超标,这类"隐形盐"的食品是慢性病的潜在杀手。
温馨提示:很多慢性疾病有遗传,我们改变不了基因,但是生活习惯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少盐少油,健康饮食,让那些慢性疾病就此打住。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ankangyoubaodian/126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