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硫酸、盐酸这些酸性物质都具有极高的腐蚀性,人体碰到后会受到很大损伤且较难修复,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人体内,也存在着一种“酸”,浓度一旦超标身体同样会遭到“腐蚀”,它就是尿酸。
尿酸的“始作俑者”——嘌呤
与尿酸息息相关的一种物质叫嘌呤,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嘌呤高,尿酸也就跟着高。
嘌呤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大部分自产(约8成),小部分来自食物(约2成)。嘌呤在能量供应、代谢调节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嘌呤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变化后,最终将形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尿酸在体内不断生成,不断排泄,因此在血液中维持着一定的浓度,一般男性维持178-420μmol/L,女性维持在148.5-356μmol/L,当尿酸浓度超过正常值,尿酸就会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器官中沉积,继而形成尿酸盐,引发关节肿大、疼痛,痛风性肾病等多种疾病。
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统计,我国目前有1.7亿高尿酸患者,占总人口12.1%,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是高尿酸患者,由于引起尿酸升高的“特殊”原因,高尿酸被广大群众称为是“富贵病”。听说在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才有机会患上这种病。
2位高尿酸患者就有1人患痛风
高尿酸直接引起的病症是痛风。
数据显示,1.7亿高尿酸患者中,有8000万人患有痛风,且逐年上升,发病人群趋年轻化,预计到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1亿。而公开数据显示,在61年前的1958年,我国通报的痛风病例只有25例。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主要特点是高尿酸以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结石和痛风性肾病。轻者疼痛,重者关节变形,更为严重者会对肾脏造成损害。痛风引起的疼痛,已经令人有种痛不欲生。
影视演员王宝强、主持人汪涵都是痛风患者。发作时,路都走不了。
王宝强在参加综艺节目中痛风发作,脚肿的像包子一样,轻轻碰一下就会疼到大喊大叫,只能终止节目的录制。
医生在检查时,宝强的狰狞的表情说明了一切,一个字,就是疼啊。
而汪涵在央视《开讲啦》中谈到了痛风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因为痛风发作,汪涵请求休息,节目组表示节目停录,结果汪涵只能拿伞当拐杖撑着上台。
在另一档节目中,面对嘉宾的美食诱惑,汪涵也只能强忍口水。
痛是怎么产生的?
痛风患者,闻“痛”色变。痛风有“痛中之王”之称,是所有关节炎中最痛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疼痛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所致。有医生曾经在显微镜下观察过结晶后的尿酸盐,像是一根根小针,细长、锋利。这些小针堆积在关节部位,刺激关节滑膜,诱发炎症,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痛风的关节呈红、肿模样。
如果痛风反复发作,尿酸盐就会大量沉积,聚集成团,形成痛风石,小的有芝麻大小,大的有鸡蛋大小,甚至更大,痛风石若不及时治疗,将侵蚀骨质,造成更大影响。
当然,疼痛只是痛风引起的普遍症状,甚至只能算是初期表现,除了疼痛,根据位置不同还会给身体带来以下3种损害:
1、关节变形
当关节内堆积大量的尿酸盐晶体,反复发作后形成痛风石时,关节就会出现僵硬变形,严重者生活无法自理。
2、肾脏受损
尿酸盐堆积在肾脏部位时,会引发肾脏功能不全,严重者会出现肾衰竭和尿毒症。
3、高血压、糖尿病
尿酸盐沉积于小动脉壁,损伤动脉内膜,诱发高血压,尿酸盐沉积于胰腺可损伤胰岛β细胞,诱发糖尿病。
痛风,并不全是吃出来的
上文说到了,痛风是由于尿酸升高而导致,而引起尿酸升高首先想到的就是饮食了。猪牛羊等动物内脏,扇贝、虾蟹、海鳗等海鲜,啤酒、白酒及含糖的饮料、甜食等都是富含高嘌呤食物,吃多了很容易引起尿酸升高,继而引起痛风。也正因如此,高尿酸才被称为“富贵病”。
而除了饮食外,天气、生活习惯等也会引起痛风。
1、炎热
尤其是夏天,炎热天气导致人体出汗增多,如果水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血液就会粘稠,尿酸趁机沉积析出,引发痛风。因此,炎热天气要注意多喝水,保持血液的正常浓度。
2、寒冷
冬天也是痛风高发期,这是因为寒冷时血管收缩,人的体表温度降低,尤其是在四肢末关节的尿酸盐就会沉积,加上冬天吃肉、火锅、喝酒较多,嘌呤摄入高导致尿酸升高。
3、剧烈运动
这里分两种情况:
一是久不运动的人本身就有相对较高的尿酸盐结晶,平时感受不到,而一旦突然剧烈运动时关节加大摩擦,诱发关节炎症。
二是剧烈运动后,内脏、肾脏血管等都会收缩,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导致沉积,增加了患病风险。因此,运动要适量,循序渐进,不可不运动也不可突然剧烈运动。
忌口后,为何痛风并未减轻
很多痛风患者在控制高嘌呤食物的食用后,痛风并未减轻,这是因为控制饮食只能在痛风的初期阶段才有效果。痛风初期,尿酸盐尚未沉积,只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保持适量运动和休息,就会起到预防和降低痛风的发作。
而痛风一旦进入尿酸盐沉积阶段,单纯的靠控制饮食已经无法起到作用。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ankangyoubaodian/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