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说当春归大地之时,冰雪已经消融,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苏,柳丝吐绿,万事万物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然而,“春宜养阳,重在养肝”。那么,如何养肝呢?本期健康宝典,国康专家将从饮食、运动、防病、起居,四个方面为大家支招。
饮食篇 /春季养生宝典
一、养肝为先
中医认为,肝属木,春旺木,肝脏当令。因此,春季养肝尤为重要。
1、以脏补脏——鸡肝粥
【材料】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
【做法】鸡肝清洗干净,与大米同煮为粥服食。
【功效】鸡肝味甘而温,有补血养肝、温胃之功效。可治疗中老年人肝血不足、饮食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等不适症状。
2、以味补肝——食醋
【材料】食醋40毫升、温水适量。
【做法】将食醋用温水冲淡后饮服,每日1次。
【功效】酸味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抑菌之功效。尤其对肝阳偏亢的高血压老年患者有效。
3、补肝血——鸭血
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材料】鸭血、鲫鱼、白米各100克。
【做法】鲫鱼切片,与鸭血、白米同煮粥服食。
【功效】鸭血性平,可养肝血、保肝、辅治贫血。
4、舒肝养血——菠菜芥末粉
【材料】菠菜半斤、粉丝2两;芥末、醋、盐、芝麻、味精适量。
【做法】(1)芥末粉用凉水泼开,出辣味后,再用水解稀;
(2)菠菜用水洗净,再用热水氽2分钟,然后在凉水中过一下,捞出切成小段,放入瓷器中,加入稀释的芥末,醋、盐、芝麻酱;
(3)将细粉丝切成二寸长的段,用开水焯一下,放在有调料的芥末、菠菜中搅拌均匀,即可装盘食用。
【功效】菠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之功效,辅助治疗肝气不舒。
二、多吃蔬果
冬季之后,人们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导致春季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建议春季多吃姜、葱、白菜、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榆钱、竹笋等。
1、草莓——春季第一果
(1)功效:润肺、健脾、补血、益气,对老人、孩子和体虚者而言,是滋补的佳品。辅
助治疗春季出现的肺热咳嗽、嗓子疼、上火等,还可提神醒脑,清除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
延缓衰老。
(2)营养成分:水分(89%-93%)、维生素C(是等量西瓜、葡萄或苹果的10倍)、铁、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活的维生素丸”之称。
(3)食用注意事项:①草莓性凉,一次不要食用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酸过多、肺寒咳嗽(咳白痰)者应控制食用量。
②草莓不宜与酸奶或牛奶一起食用。因为草莓中的成分会影响酸奶和牛奶中钙的吸收,还会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
③草莓富含草酸钙,所以草酸钙结石者不宜多吃。
2、韭菜——春季第一菜
春季气候乍暖还寒,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1)如何挑选新鲜韭菜?
①根部截口处较齐,捏住根部叶片能直立,说明很新鲜;根部截口处长出一节,则不新鲜;
②宽叶韭菜叶色淡绿,纤维少;细叶韭菜叶片修长,叶色深绿,纤维多,香味浓。韭黄叶淡黄,软嫩但不如韭菜清香。
(2)处理韭菜小窍门
①清洗:韭菜根部切割处有很多泥沙,最难洗。宜先剪掉一段根,并用盐水浸泡一会再洗;
②汆烫:先将根部放入沸水中(滴几滴油)烫一下,再全部放入,至颜色变翠绿后捞出过凉水;
③保鲜:韭菜捆好后用大白菜页包裹,放阴凉处,可保鲜1周。
(3)食用韭菜注意事项
①韭菜不易消化,每餐不应超过50克;
②胃虚有热、消化不良者,不宜多吃韭菜;
③隔夜的熟韭菜不宜再吃。
④韭菜与虾仁答搭配,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能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3、葱、姜、蒜
(1)葱
【营养成分】胡萝卜素,维生素A、B、C,铁、钙、磷、镁等矿物质,葱辣素。
【功效】杀菌、抑菌,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消化功能。
(2)姜
生姜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之功效。牙痛时,切一小片放于牙痛部位,用牙齿咬住,有止痛效果。
【材料】生姜30克、葱白15克,适量红糖。
【做法】生姜切片,与葱白、红糖熬汤,趁热饮服。
【功效】对外感风寒、寒冷腹痛或受雨淋、感冒初起无汗、头痛发热等有效。
(3)大蒜
【营养成分】富含大蒜素
【功效】杀菌、解毒、防腐,预防季节交替引起的胃肠疾病。
4、豆芽
春季,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咽干疼痛、眼睛干涩、鼻腔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常食豆芽可以预防上火、健脾养肝。
(1)功效:绿豆芽易消化,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之功效,适合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人群食用;黄豆芽:健脾养肝、预防口角炎。
(2)食法:豆芽最好的吃法是和肉末一起汆汤,熟了放盐和味精即可,尽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点。
(3)注意事项:豆芽不能隔夜,最好买来当天就吃完;若需要保存,可将其装入塑料袋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最多不能超过两天。
三、省酸增甘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所以,春季宜多吃益肝健脾的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大米、小米、黄豆、南瓜、桂、栗子等。
(1)大枣
【食法】①鲜枣:最好生吃。鲜枣的保鲜期短,常温下几天就会失去鲜脆的口感,因此买回来后最好当天食用;②干枣:含糖量大于50%,每100克果肉热量为309千卡,与大米、白面相近,因此比较适合煮粥或煲汤;③蜜枣:与鲜枣、干枣相比,蜜枣的营养成分最少,含糖量最高。蜜枣最好用来熬粥。
【功效】大枣性味平和,具有滋养血脉、强健脾胃之功效。
(2)清蒸山药
【食法】山药去皮,切段,入锅蒸熟,然后蘸适量白糖食用。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这种吃法简单便捷,且口感软烂,最适合慢性病,如高血压、胃病等患者食用。
运动篇 /春季养生宝典
春天,科学锻炼,既可补充冬季寒冷之气所消耗的阳气,又能供奉将要来临的夏暑炎热之气消耗的阴津。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不利,所以春练不要选择高强度的剧烈运动。
一、散步/踏青
春季,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应选择河边、湖旁、公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等氧含量高、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注意事项:
1、衣服宽松舒适,鞋子轻便,以软底为佳。
2、可配合搓手、揉腹、捶背、拍打腰部等动作,以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3、缓步而行,全身松弛,手臂自然摆动,手脚合拍,呼吸和谐。
4、根据个人体力定速度快慢,散步时长以劳而不倦,见微汗为度。
5、散步速度一般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
分类 | 步速 | 适合人群 | 功效 |
缓步 | 60-70步/分 | 老年人 | 稳定情绪、消除疲劳、健胃助消化 |
快步 | 约120步/分 | 中老年体质较好者和年轻人 | 振奋精神、兴奋大脑 |
逍遥步 | 走走停停,快慢相间 | 病后恢复期的患者及体弱者 | 促进疾病恢复 |
二、放风筝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活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效果,对防治神情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疾病有效。放风筝注意事项:
1、中老年人在放风筝时注意保护颈部,头颈不要长时间后仰,应后仰与平视交替,以平视为主。
2、放风筝最好以2-3人一起,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进行为宜。
三、伸懒腰
伸懒腰迫使胸腔器官挤压心、肺,促进心脏舒缩,保证更多的氧气供给各组织器官,尤其是大脑。若再配以深呼吸,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建议每工作1小时,站起来伸伸懒腰。
方法:取站位(座位也可),头后仰,双臂尽量向外、向后伸展,身体挺直让上半身肌肉绷紧;然后深打一个哈欠,再深吸一口气,闭气一会儿再慢慢地吐气。
医疗篇 /春季养生宝典
一、感冒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对一些身体瘦弱、上呼吸道抗病能力低、工作繁忙者而言,容易着凉,诱发感冒。
1、感冒的中医分类及用药
分类 | 诱因 | 症状 | 用药 |
风寒感冒 | 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
风热感冒 | 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 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
2、感冒的西医分类及用药
分类 | 诱因 | 症状 | 用药 |
流行性感冒 | 感染流感病毒 | 食欲不振、头痛、腰痛、肌肉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水、高烧、发病后持续约二周咳嗽和倦怠 | 快克、康必得、臣功再欣、速克感冒胶囊、康得、日夜百服咛 |
普通感冒 | 感染病毒,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诱发 | 打喷嚏、咳嗽、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声嘶、浑身酸痛、高热或畏寒 | 板蓝根颗粒、阿扑双欣、泰诺、清开灵口服液、新康泰克、百服宁 |
3、预防流感
(1)常洗手:流感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所以经常洗手可预防流感。
(2)1米的距离: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70厘米远处。因此,当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退到“安全距离”外。若在楼道、电梯等较拥挤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
(3)大量饮水:多喝水可保持口腔和鼻腔内粘膜湿润,从而有效发挥清除病菌的功能。此外,大量饮水可带走身体中的病毒。
(4)护好口鼻: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气中漂浮4小时),并通过口鼻腔进入人体,所以出门时戴干净清爽的口罩是预防流感的不错选择。对于已染上流感的人群,戴口罩还能防止病毒的外传。
(5)热水泡脚: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每晚睡觉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流感。若辅以脚部按摩,效果更佳。
(6)常常按摩:每天起床前或睡觉前,两手掌对搓,待掌心发热后,按摩鼻梁两侧、脸颊、耳朵等部位,可起到防病的作用。
(7)盐水漱口:每天清晨起床或下班后,用淡盐水漱口,可清除口腔内的大量病菌,以预防流感。漱口时,注意仰头,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
(8)食醋熏房:在流感流行期间,可用文火熏蒸食醋进行空气消毒,隔日一次。方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毫升,以1-2杯水稀释后置锅中加热,门窗密闭,每次熏蒸1小时(熏蒸时室内禁止留人)。
(9)增加室内植物:吊兰、芦荟、龙舌兰、月季等植物都有净化空气,吸附部分空气污染物的功效。春暖花开之际,不妨在家里摆两盆“天然净化器”,既添春意,又有益健康。
温馨提示:有过敏史的朋友禁止摆放盆景。
(10)补充营养素:春季防感冒,要注意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的摄取,建议多吃芒果、橙子、草莓、胡萝卜、西红柿等。
二、哮喘/过敏
花粉症通常被称为花粉过敏 ,主要是因吸入致敏 的蛋白成分而引发的人体过敏反应。花粉症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症状重,嗓子痒明显。花粉症是季节性疾病,每年定时发作,症状易受天气影响,晴天重,阴天轻,雨过天晴症状会复发甚至更重。预防过敏要:
1、居家环境
(1)起居用品适宜:①起居用品采用通透性强的纯棉制品为最好;②避免使用羽毛、绒毛或木棉等作为枕芯,枕头应每年更换;③勿用羊毛毯、地毯或软毯;④被单、被套要勤洗勤换;⑤每周清扫房间,清扫时过敏者要暂避屋外;⑥应使用有过滤网的强力吸尘器。
(2)清除发霉物品:每周晾晒被褥,及时清理发霉的物品。
(3)居室环境适宜:室内用空调或除湿器去湿,保持湿度在50%左右,温度在22℃左右。
(4)避免刺激性气体:香烟、蚊香的烟雾、煤气、油烟及油漆味等均可诱发哮喘,应避免接触。
(5)灭蟑螂、老鼠:杀灭家中的蟑螂、老鼠等,杀灭后要彻底清除尸体及排泄物。
(6)拒绝养宠物:易引起过敏的动物有猫、狗、鸟类等,有过敏史者应避免饲养宠物。
2、外出适宜
(1)衣着适宜:春天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及冷空气刺激。
(2)出入场所适宜:尽量不去公园、影剧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请不要去花园及植物园。
(3)外出时间适宜:午间及午后是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较高的时间段,此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刮大风时也要减少外出,免遭尘土的刺激。
(4)装备适宜:春、秋季节和大风天气,外出应戴口罩。
3、药物
(1)避免使用过敏性药物:如对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消炎痛、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安乃近等)、洛尔类(心得安等)、碘酒及疫苗等药物过敏者,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2)治疗哮喘首选“喷药”:治疗哮喘的药物有沙丁胺醇、舒弗美及沙美特罗等喷雾剂。方法:将雾化器接口端放入口内,缓慢深吸气,屏气5-10秒,用鼻子缓缓呼出;反复循环。吸完后用凉开水漱口,雾化器喷嘴清洗干净,备下次使用。
4、其他
(1)避免情绪激动:过敏朋友应避免紧张、激烈的场面,冲动的环境。
(2)过敏食物:避免食用牛奶、鸡蛋、虾、蟹、鱼等食物。
(3)适宜运动:哮喘患者,尤其是哮喘男性及小孩,应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寒冷天气中运动。
三、防上火
春天,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变暖,自然界进入"万物生发"的季节。可是,由于春季风多且干燥,人们很容易因此出现各种上火症状,继而出现其他健康隐患。春季祛火要:
1、饮食
(1)蔬菜:萝卜、冬瓜、莲子、苦瓜、百合、白菜、豆芽、蒲公英等,可清热泻火、除烦。
(2)水果:柚子、梨、杨桃、苹果、菠萝、柿子等,有清热退火、润肺除燥之功效。
(3)水:常喝温开水,可以补充血容量,还能冲走口腔中的细菌菌落。
(4)茶饮:绿茶、菊花茶、苦丁茶、乌龙茶、薏米水、山楂凉茶为首选,可消食去腻,对因食物积滞造成的“热气”效果明显。
(5)避开“生火”食物:甜食、油炸食物及生姜、辣椒、大蒜、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
2、按摩
(1)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属手阳明大肠经,对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长痘等上火症状有效。此穴位易找、易按,可于闲暇之际随时按摩。
(2)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属足厥阴肝经,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目赤、口苦、易怒)效果非常好。方法:用热水泡脚10分钟,再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3)内庭穴:位于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若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方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此穴100次即可。
3、其他
(1)提高睡眠质量:脑力工作者,血液集中于头部,易致疲累却睡不稳,这时可用足浴把火气往下带,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方法:先用温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处近三阴交穴,男性到脚踝即可),再慢慢加热水,泡到脚热,微微出汗。
(2)保持乐观情绪: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怒则伤肝,所以春季养肝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建议多出门赏花、散步,以促进气血通畅,怡情养肝。
四、皮肤干燥
春季,空气干燥,容易出现皮肤瘙痒,一般日轻夜重,尤以解衣上床睡觉时为甚。病人感觉阵发性全身瘙痒,如虫爬、蚁走或有烧灼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皮肤瘙痒预防方法:
1、住
将室内温度调为16~20℃、相对湿度为30%~40%。当相对湿度低于20%时,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尘土等致敏物质容易飞扬。因此应在地上洒水,有条件者可启用加湿器。
2、洗澡
洗澡不宜过勤、水温不宜过高,否则皮肤表面的皮脂就会被洗掉,使皮肤更为干燥而易于瘙痒。沐浴后可在体表涂搽些30%~50%甘油。
3、勿抓
发生瘙痒别乱挠,以防表皮细胞发生增殖性变化,变得粗糙、肥厚,这种皮肤对末梢神经感受器是一种刺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其结果是越瘙越痒,形成恶性循环。
起居篇 /春季养生宝典
一、梳头气功
常练梳头功,可疏通血脉,并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既防脱发又能耳聪目明,并有助于降低血压。还可以起到提神健脑、解除疲劳等作用,从而保持大脑清醒,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具体方法:
1、气功预备式。正身站立,两脚分开,双膝稍屈,头正项直,两眼平视前方,全身自然放松,意守腹部丹田。年老体弱者可改用坐式,自然呼吸,鼻吸口呼,要求均匀和缓。
2、人静放松后,双手缓缓上提,两掌心轻按前额经鼻口轻擦至下颌,再转向头后颈部,往上擦过头顶回至前额。共按36次,首次宜轻,以后渐重。
3、轻抓头皮。双手十指屈成弓形,自前额发际开始经头顶向后至颈后为止,依此顺序共抓36次。
4、两掌心贴于头面,自前额始擦至下颌后,再翻向后颈部,复经头顶再至前额止。共按36次,先重后轻。
5、缓慢收功。收功时宜用梳齿圆滑的木梳轻梳头发,可按本人所需发型梳理。梳时呼吸均匀、动作柔和。
二、睡觉
在起居方面要夜卧早起,可以稍微晚一点上床睡觉,但也不能晚于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前,早上要早起。早上轻轻地起床,不要梳头,先到庭院里走走。请起床,不梳头是为了避免扰乱阳气。
三、衣着
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去掉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
春天穿衣服要注意:
1、春捂
春季,气候乍暖还寒,故衣服不要脱得太快,应根据气温及时添减衣服。气温以15℃为界,超过15℃要减衣,反之加衣。
2、下厚上薄
"下厚"以利春阳之气升发,"上薄"以防阳气升发太过。
3、披发缓形
“披发”就是把头发披下来。春天,女孩子尽量别梳个马尾,以免把生发之气都给约束起来。“缓形”指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忌穿紧身衣。
4、棉质材料为佳
春季,风大雨少,易致皮肤干燥。建议内衣和内裤要保持清洁,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穿化纤服装(易产生静电)。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ankangyoubaodian/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