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暑假遇上炎夏,最受欢迎的运动应该是游泳了。游泳的好处很多,如消暑解热、能锻炼身体、健身塑型,对心血管功能提高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也非常有帮助。游泳还是运动劳损和损伤最低的运动。
游泳好处虽多,但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如患上一些传染性疾病、甚至溺亡的悲剧。因此游泳前需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项。
慎防游泳高发疾病
1、警惕感染红眼病
夏季是细菌活跃的季节,游泳池、海边等公共场所各种细菌比较活跃,如果水里的细菌超标,游泳时没有戴眼镜做保护,眼睛容易感染了,诱发急性结膜炎。另外游泳池里的水是通过在水里添加可以杀菌的消毒剂,并不断地循环过滤来消毒的。这些消毒剂主要含氯,对人的眼睛有刺激作用,从而引发一些眼部疾病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发病急,通常在游泳后不到24小时就可发病,发病时眼红、结膜水肿、分泌物多,会感到发烫、沙涩、刺痛,常被误以为是眼外伤。如若患上红眼病应该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措施:
A、游泳前滴几滴眼药水,游泳时佩戴泳镜,不能佩戴隐形眼镜游泳
B、游泳后洗完手再脱下泳镜,滴几滴抗病毒或抗细菌的眼药水
C、若发现有人患有眼疾劝她不要下水,不要和患有眼疾的人同一个游泳池
2、耳部疾病
游泳最容易引起的耳疾就是外耳道炎,严重的会引发中耳炎等。
泳池里的消毒剂中的氯若灌入耳会破坏外耳道的脂肪保护层,耳道的皮肤很容易被细菌感染。频繁的游泳可能使水进入鼓室腔(圆窗,卵圆窗与鼓膜之间的腔),使鼓室腔成为霉菌、细菌滋生的温床。另外,外耳道较多“耳屎”(耵聍)者,因耳朵进水后可膨胀堵塞压迫外耳道皮肤,引起发炎和疼痛。
游泳后如果出现耳痒或轻微耳痛,可用家中备有的滴耳药或滴眼液滴耳,同时注意观察变化,如无好转或加重或出现发热和耳痛者、耳朵堵塞甚至伴有疼痛、眩晕者、突然听力下降等症状的,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A、游泳时戴游泳专用耳塞,避免进水
B、游泳时尽量不跳水、潜水、戏水,避免呛水或压力加剧而使鼓膜穿孔
C、游泳后及时保持耳道干燥,可用棉棒吸出水或进水的耳朵向下,单侧跳跃,让水流出
D、患有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耳疾的不要下水游泳。
3、皮肤病
游泳池人多,与患有足癣、体癣、跖疣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一起游泳容易被传染上这些皮肤病,另外如果在猛烈的太阳底下的露天游泳池或海边游泳时,皮肤容易被晒伤,诱发日光性皮炎。
预防措施:
A、选择干净合格的游泳池游泳
B、室外游泳要做好全身防晒,选择SPF30-40的防晒霜,每隔一小时重复涂一次
C、游泳后及时用干净的水全身冲洗
D、患有足癣、皮疹、湿疹等皮肤问题的人最好不要去游泳。
4、妇科病
对女性来说,游泳不仅可以减肥美体,还具有护肤的作用,但是要特别注意卫生和个人健康保护。要避免细菌通过池水传播,出现交叉感染,沾上妇科病;此外,女性的阴道和外界是相通的,许多细菌可能进入阴道,导致阴道感染,发生炎症。
预防措施:
A、月经期及月经期前后三天不宜游泳
B、应选择水质干净的游泳池,最好错开人流高峰期
C、游泳后及时用干净的水全身冲洗
D、游泳后立即小便,回家可用私处护理液清洗。
游泳禁忌
1、不适宜的情况
A、吃饭前后、酒后、剧烈运动后均不宜游泳
B、游泳后不宜马上进食
C、阳光猛烈时不要长时间室外游泳,11:00-16:00这个时间段最好不游泳
D、游泳时间不宜太长,20-45分钟为佳。
2、不适宜游泳的人
A、患有沙眼、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者
B、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如足癣、传染性皮肤病等疾病的患者,治愈前禁止游泳
C、皮肤有破损的人最好不要游泳,容易感染疾病
D、严重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肺结核、癫痫患者不要游泳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ankangyoubaodian/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