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市场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夏季雨天5大高发病,一定要警惕!

夏季雨天5大高发病,一定要警惕!


近日,全国各地接连出现强降雨天气,中央气象台显示:“目前(7月20日),我国范围内的强降雨天气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以及华南地区等地。预计未来三天,受西南季风影响,华南南部、台湾、云南西部和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将持续强降雨天气。”

连续的暴雨天气,不仅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洪汛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出行及工作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并且当阴冷潮湿的“雨天”遇上气候闷热的“伏天”,加之夏季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还极容易发生肠道疾病、食源性疾病、皮肤、关节等各大疾病。所以,夏季的雨天还应该注意加强健康防护,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此,国康健康研究院特为各位读者总结整理了「夏季雨天5大高发疾病的预防攻略」,请注意查收!

1、肠道疾病

高发原因:雨季潮湿的环境很适合肠道菌群以及霉菌的生长,加之夏季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常因进食不卫生而发生急性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等事件;另外,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形成体内湿气困阻,湿邪首犯脾胃,当湿气阻滞脾胃,也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预防攻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①饭前便后做好手部清洁;②果蔬清洗干净再食用;③切肉和水果的刀具、砧板最好分开;④做好冰箱的食品分区,保鲜膜或保鲜盒密封后冷藏;⑤不直接食用从冰箱中取出的食品,等待加热或温度回升后再吃;⑥饮食尽量清淡、多样化,少吃油、甜、腻及生冷的食物,可适当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散除湿之品。

2、皮肤疾病

雨天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有湿疹、足癣和丹毒。

高发原因:夏季阴雨天气居多,环境潮湿或反复接触雨水等因素容易诱发湿疹;雨天空气湿度较大,雨水中的污染物和致敏物增多,雨天蹚水或雨水接触到皮肤,对于皮肤敏感者,如清洗不及时,则容易诱发足癣、丹毒等皮肤反应。

常见症状: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的皮肤病,皮损多呈对称性分布,瘙痒明显,病程较长,容易复发,部分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或者伴有家族过敏史;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浅表性真菌感染疾病,常在足趾间见到起皮、糜烂、渗液等表现;丹毒俗称“流火”,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最常见于面部和下肢,皮损表现为局部的“红斑、热、痛”等症状。

预防攻略①雨季尽量避免淋雨、涉水、蹚水等;②蹚水或淋雨后,最好将腿、脚等部位及时冲洗干净,然后用毛巾擦干;③有过敏史者,注意饮食,减少饮酒以及海鲜、牛羊肉等所谓“发物”的进食;④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时,尽量减少抓挠,及时就医看诊。

3、关节疾病

高发原因:夏季闷热多雨、气压较低,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季节,容易引发关节疼痛等关节炎症状表现。

常见表现:颈、肩、腰、膝等关节疼痛、胀闷等。

预防攻略:要点是保持室内干燥、主要局部保暖。①雨天户外出行,适当增添衣物,注重关节局部保暖;②室内保持干燥通风;③阴雨天尽量减少出行,晴天多进行户外运动。

4、心血管疾病

高发原因:夏天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主要和气温升高、出汗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有关;另外,室内空调温度过低、冲洗凉水澡、淋冰冷雨水等温度骤降的行为,也会使血管突然收缩,血压波动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表现:血压升高、脑中风、脑梗、心梗等。

预防攻略①尤其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三高人群,在这个季节,要做好血压监测,如有波动,及时就诊;②规律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多饮温水(成人1500-2500ml/天,30-40℃水温为宜);③注意感冒、腹泻等疾病的预防;④准确辨别症状,一旦出现晕倒、面瘫、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表现,及时就医治疗。

5、困倦、郁闷

高发原因:阴雨天气,室内湿度增加,气压降低,空气含氧量减少,交感神经处于低落状态,故人们容易出现疲惫犯困、心情郁闷等表现。

常见表现:情绪低沉、肢体困重、频繁打瞌睡、困意十足等。

预防攻略①晚上保证充足睡眠,十一点前入睡为宜;②白天开灯,保持室内明亮;③监测并调控室内湿度(夏季室内湿度以40%-80%为佳),可在室内放置湿度计来进行监测,并开启空调除湿功能来控制室内湿度。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bingzhiduoshao/126847.html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