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美景、美食,拍身边的人或者事物,人们很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但您有没有想过给眼睛拍拍照呢?眼底照相其实是眼科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即通过眼底照相机采集眼底的图像。
眼底主要是指眼球后部的一些结构,包括视网膜、脉络膜等,是全身唯一一个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状态以及健康状况。通过眼底照相发现不同的眼底表现,不仅有助于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可以对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发现及诊断提供帮助。
有几种常见的、可以通过眼底照相发现的眼部疾病,比如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这些都是致盲性眼病!
有哪些人需要定期查眼底?
1、中老年人
人到了中老年时期,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减慢,身体的各项机能渐渐地衰退,容易发生一些疾病。其中,眼科疾病较为明显,会直接反映在视觉中,从而影响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因此中老年人群一定要警惕老年眼病,这些眼科疾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如果养成了定期检查的习惯,那么就有可能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有可能防控疾病进一步恶化,让老年眼病防患于未然。
2、“三高”患者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只会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不会对视力健康产生影响。但实际上,这三种慢性疾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眼睛的眼底造成慢性的损伤。
专家指出,“三高”患者容易发生眼病多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三高”属于全身性疾病。病情控制不好,都会在不同时期影响到眼睛。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会引起视网膜的动脉或静脉堵塞、视神经病变等眼疾,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眼病。
二是治疗“三高”的药物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很多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已经被临床证实的确对眼睛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严重时会对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三高”患者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这些因素会日积月累,逐渐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建议“三高”患者定期做眼科检查,给眼睛拍拍照,预防“三高”眼病的发生。
3、高度近视者
由于高度近视(轴性近视)的眼轴较正常人要长一些,容易诱发多种眼部并发症,高度近视人群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丧失视力。建议这类人群在生活中格外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眼外伤,定期到正规的眼科医院接受眼部检查,谨防致盲性眼病发生。
4、其他眼底病变的初筛、辅助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5、正常人群的专科体检。
做眼底照相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做眼底照相时部分人可能需要散瞳,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需要散瞳的人,医生会询问青光眼病史以及进行眼压检查,从而排除散瞳的禁忌症。
2、瞳孔散大后会出现看近物模糊,比较怕光,这是正常现象。建议您做检查前备好太阳镜,以防户外强光照射。
3、散瞳后一般4-6小时恢复正常,检查当日尽量使眼睛处于休息状态,减少手机电脑的使用。
出现什么症状时必须去做眼底检查?
发生眼底病时,可能并没有眼痛、眼红等明显症状。当您有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1、眼前飞影:眼前出现飘动的黑点,并会随着眼球的转动飞来飞去,好像飞蚊一般,其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点状、线状、网状等。许多视网膜变性、出血、破孔或脱离、色素膜炎等患者可能会有眼前飞蚊突然出现或明显增加的情况。
2、视物不清:自觉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屈光不正、白内障及一些眼底疾病都可能有此症状。
3、视物有遮挡感和视野缩小:感觉眼前有物体遮挡,如同幕布一般。该症状常见于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及一些颅内血管和占位性疾病。
4、视物变形:看物体变形,特别是看直线时可能变成不规则曲线,常见于黄斑病变。
总而言之,眼底照相是眼科一项常规且重要的检查,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一张小小的眼底照相就可以传达许多健康信息,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眼睛的体检,为视觉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bingzhiduoshao/12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