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A先生患有结肠癌,肝转移,之前找的当地一家TOP3医院,告知没法做手术。他在美国,找的也是全美TOP3的H医院,分别见了肿瘤内科和外科医生,经过一系列的详细检查,医生肯定地告知他——手术完全没问题。
A先生听了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因为他清楚的一点是,有手术机会和没有手术机会,预后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美国/日本/英国,我家人这个病,医生会怎么治疗啊?
非常惭愧,这个问题根本没法回答。之所以难回答,用房子给大家举个例子:
深圳一套三房一厅,得卖多少钱?
这个问题有人能回答吗?当然不能,但凡了解房市的朋友都了解,一套房子的定价取决于诸多因素,地段、楼层、朝向、格局、装修,虽然都是三房一厅的,但是价格可能会相差十倍。
你这套房子,是宝安区的还是南山区的?
你这套南山区的房子,是深圳湾的还是华侨城的?
你这套深圳湾的房子,是4楼还是20楼的?
你这套20楼的房子,是朝北的还是朝南的?
……
只要有任何一处不同,最终反映到房价上可能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差距。
所以如果你只知道是一套三房一厅的,你根本无法判断价格。
看病同理。而人体还比房子复杂一百倍,单纯知道一个病的名字,甚至还知道一些这个病的大概细节,任何一个医生都是没法给出准确意见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诗经·小雅》里面的一句话,也是在从进入医学院的第一天起,医学生们就要时刻铭记的一句话。不严谨的诊疗建议,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了。
我们以乳腺癌为例。
I期乳腺癌,可以做手术,手术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如果是IV期,手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即便是能做手术,也是姑息性手术,而非根治性手术。HER-2是阳性还是阴性,决定可否使用靶向药;雌激素受体阳性还是阴性,决定可否使用激素治疗。
你知道以上这些情况,请问是否足够判断?如果觉得够的话,那么请回答一下问题:
先化疗还是先手术?序贯放化疗还是放化同步?靶向药受益大还是免疫疗法受益大?抑制骨转移是用择泰还是放疗?化疗副作用过大的话是减少药量还是更换化疗方案?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一模一样的化疗方案,不同医院实施起来,患者的效果和副作用都是有巨大差别的。乳腺癌的化疗药,在深圳的大医院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县医院都是一样的,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在这些医院也是一模一样的(毕竟都是参照中国诊疗指南)。但是如果汕头的患者有条件的话,一定是千方百计托关系跑到深圳的大医院来做手术。大医院不能保证手术百分之百切干净,但我们都坚信的一点是:大医院做手术所带来的风险,一定比小医院低。
于炒股、于买房、于就医、于找对象,避险都是永恒之道。
正确的治疗,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上
还有很多人会忽略的一点,就是医院的护理水平,其实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感受,影响你的治疗效果是100分还是60分。这也是为什么US News的美国医院排名中,有好几项指标都是跟护理直接相关的。
再退一万步说,即便患者到了国外医院,刚见到各位名声响当当的医生时,大牛们也是没法马上判断患者的治疗方式的。必须做详细的检查,必须经过多学科判断。
先说检查。将近12%的患者在国外的病理复查结果和国内是不同的,如果按照原来的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一定就有偏差(很多患者会特别关注像肿瘤标记物这些简单易懂的指标,但只有病理才是治疗的金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院要求提前邮寄病理切片,你的原始报告可能是错的,你的翻译可能不够准确,但是切片是不会说谎的。无论医学如何进步,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正确的治疗,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上。诊断的难度高于治疗,如果方向错了,再牛逼再昂贵的药物,那都是白扯。
再说多学科合作。还是以H医院为例,患者的治疗团队通常有3-5名医生组成,这个多学科合作,不是医生自己内部讨论,而是患者必须和每个医生都坐下来长谈,这样做当然会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但是对于正确的诊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医疗这种东西,一分钱一分货,而一块钱才有两分货。
最后说回房子,三房一厅的房子有几十万的,也有两千万的,到底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每个人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但如果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你会给家人买西乡的房子,还是深圳湾的?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bingzhiduoshao/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