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肠胃。最近很多人问起,家人胃老是不舒服,总是很担心,会不会是胃癌?该怎么预防呢?
今天让我们不妨从邻居日本那里取取经。
为何日本的胃癌治疗能如此逆天?
中国和美国的癌症治疗有差距,但在有的癌症上没什么区别,比如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都只有20%。
面对胃癌,中国、美国都输了,但是日本却成为最大赢家!
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简直甩了其他国家好几条街!
在这个问题上,整个世界都是鸡,而日本简直就是一只鹤。
这差别太大,以至于有人怀疑日本的胃癌跟其他国家的胃癌都不是一个病。
其实日本对付胃癌的武功秘籍,就是全民早筛查,口号是“越早发现、越好治疗”。1964年有40万人进行了检查,到了1970年就有400万人,1990年后每年都约有600万人进行胃癌筛查。
所以日本对胃癌的治疗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如果有人得了胃癌,再跑到日本去求医,那可能就有点晚了,因为不见得日本有特别的治疗优势。
比如说,如果比较美国和日本每年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每100个胃癌发病者,在日本有42人死于胃癌,在美国有53人,有点差距,但是区别不大。
所以日本的5年胃癌生存率,虽然看着不错,但是有不少“水分”。
“水分”之一是检查出来的早期患者,病情发展比较慢,存活率相对也就容易高一点。
“水分”之二是因为日本全国性筛查,很多人查出来的时候相对年轻一些,身体状况相对好一些,也就更能经受化疗的折磨,治疗也就更彻底一点,效果当然也就会好一点。
还有一个“水分”,是日本对胃癌定义的门槛比较低,同样的胃病,在美国只认为是胃部病变,在日本就会被诊断为胃癌。
所以,如果说日本赢在了起跑线上,那也是有点“偷跑”的感觉。关键是这“偷跑”在中国行不行得通?抛开全民筛查的资金投入不说,中国会有那么多人想提前知道自己有癌症吗?
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连切腹都不怕,当然也不怕知道这病情。中国的国情却是即便发现是癌症,也要瞒着病人进行治疗,仿佛病人都拥有一颗脆弱的玻璃心,感觉病人都无法面对癌症。如果看每年的死亡率/发病率的比例,中国要高出美国和日本不少,这里面肯定有不少病人因为无钱进行正规医治,但是是否也有一些是玻璃心先破碎了?
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现在日本的治疗水平怎么样也不是很关键,关键的是日本怎么走到今天的。
日本到底做了什么事?让胃癌的发病和死亡都减少了?
1. 冰箱
在60多年前,胃癌是日本主要的癌症。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普及冰箱,在此后发病率大幅下降。
喂?有没搞错?为什么是冰箱?
美国目前的胃癌发病率很低,但是在1930年之前,胃癌也是主要癌症。1930年之后开始冰箱开始走进美国家庭,胃癌发病才开始降低。
冰箱的好处不是让人可以吃剩菜。冰箱的好处是可以让食物里的细菌不要那么疯长。因为食物不容易腐烂了,人们也不用使用那么多的防腐剂,包括使用盐来腌制食物。
那中国是什么情况?农村还有很大的缺口,据估计到2020年仍有至少15%的农村家庭没有冰箱。
所以,即便目前没有办法让中国的癌症病人都吃上有效的药物,也许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让中国的所有家庭都用冰箱。
2. 盐
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跟胃癌的发病率也是正相关的。有研究根据尿液里的盐含量推测食物中盐的摄入量,抽样检查了来自24个国家的人,发现吃盐越多的国家,胃癌死亡率也越高。
日本人饮食中的盐是比较多的。但这几十年来,日本的平均食盐摄入量一直在降低。
控制食盐量到底能减少多少胃癌?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食盐太多会引起很多健康方面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每人每天食盐的推荐摄入量降到了5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日本还需努力,中国也要努力。比如冬至吃饺子,馅可以少放点盐,也不要蘸酱油吃。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溃疡,对于是否能导致胃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在中国做了一个根除胃溃疡的临床试验,但是治疗完后随访了七年,发现根除胃溃疡并没有减少胃癌的发病率。直到随访15年后,才明显看到治疗胃溃疡对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
从2013年开始,日本的国家健康保险开始为胃溃疡的根治买单,希望能够进一步减少胃癌及相关死亡率。
总 结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比日本少一些,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的胃癌贡献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病例。相对于美国提出的“癌症登月计划”,或者日本的全民筛查计划,冰箱、食盐、幽门螺旋菌这几件事情都是比较现实的。关键,这些都不需要等待政府去做,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起来。
本文地址://www.jxcbj.com/jibingzhiduoshao/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