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市场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老年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做好防护?

老年人不做防护,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疫情期间,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建设尤其重要。
  首先子女要告诉家里的老人发生了什么,引起他们重视。可以陪同老年人看新闻,筛选官方最新、最权威的报道,讲一下和当前疫情有关的事例,让他们了解疫情。还可以和老人回忆或讨论SARS时期的故事,让他们尽量多说、多回忆,以此激起他们对当前疫情的重视。
  引起重视的同时,也要告诉老人:疫情可控、可防,只要少出门、做好消毒,出门做好防护措施,就能降低感染风险。
  家人可以主动给老人买口罩、酒精、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备足米、面、粮、油等食品,减少其出门的需求。

  做好居家防护
  如无必要,尽量不要外出,尤其避免去公共场所或者密闭空间,例如商场、超市等。不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居家期间,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保持居室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建议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次20~30分钟。但寒冷天气也要注意保暖。通风时,可以待在另一房间以免受凉。
  勤洗手,做好手卫生。不用手揉眼睛或接触眼睛、口、鼻。在饭前、便后、做家务前后、打喷嚏或咳嗽后、戴口罩前后,要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一定要用流水冲洗,洗手时间要足够长,一般是30秒。要注意,老年人皮脂腺功能退化,很容易手干,勤洗手很可能会加重皮肤皴裂,建议勤涂抹护手霜。
  家居用品注意日常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对于经常接触的餐桌、茶几、卫生间、门把手、电话按键等地方,每日清洁。若外来人员较多或自己出门较多,可进行消毒。老年人呼吸道比较敏感脆弱,消毒时应选择对老年人呼吸道刺激小的产品,例如使用浓度75%的酒精棉片或酒精擦拭,也可以使用84消毒剂(稀释后使用,一般与清水配比为1:100),或其他含氯消毒液。但如果老人对氯过敏或者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则不应使用。而消毒前戴口罩,消毒后通风,可以减少消毒剂对呼吸道的刺激。另外,网络上传播的各种熏白酒、熏醋、熏艾灸等“偏方”达不到消毒的效果,对呼吸道敏感或有哮喘病史的老人而言,还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不建议使用。
  家人在打喷嚏和咳嗽时,不要对着人或者空气,应用纸巾遮住口鼻,或抬起手肘遮挡。
  虽然目前尚没有确切证据证实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但安全起见,马桶冲水时盖上马桶盖。

  保证饮食健康
  对于喜欢逛菜市场的老年人,要叮嘱三个“不要”:不要去不正规、消毒措施不完善的市场;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类海鲜;不要在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活禽。
  避免食用野味、活禽等。生熟菜板要分开。蔬菜清洗干净,饮食充分加工,不吃生的蔬菜,菜、肉和水产充分做熟后再食用。
  疫情期间,建议老年人应首先均衡膳食。如果没有特殊饮食禁忌,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蛋类、豆制品、鱼肉等),新鲜蔬菜、当季水果都可以适当增加摄入。很多老年人本身患有多种疾病,脏器功能减退,再加上平时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可以考虑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剂,例如,口服全营养补充剂,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优质蛋白质补充剂等。
  部分老人容易被营销谣言误导,购买一些所谓“抗病毒”食物。实际上,目前市场上所有声称可以预防病毒的食物、保健品,一般都缺乏临床依据,不要轻信。

  合理健身运动
  老年人往往注重养生锻炼,但是疫情期间,还是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健身。
  如果仍坚持外出散步的习惯,请选择空旷、没有人员聚集处,此时,由于空气流通,可以不戴口罩,但注意散步期间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至少1米)。
  一些公用健身器材,在疫情期间不建议使用。这是因为,多人使用的物品可能存在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如果一定要使用,请戴手套。
  广场舞等活动人员密集,即使戴上口罩也不能完全避免病毒传播风险。并且,由于口罩对呼吸顺畅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老年人常有心肺功能不佳,受影响更明显。
  有很多运动和娱乐,也适合在家中进行,比如跳健身操、打太极拳等。

  居家期间,如何照顾行动不便或卧床的老人?
  行动不便或卧床的老人不便外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感染风险。但家中其他人也要注意避免将病毒带给老人。可参考以下建议。
  选一位不常出门的家人,固定照顾老人。
  老人的房间要常通风、开窗,通风期间要注意保暖。
  照顾老人前后,家人要洗手。吃饭前也要帮老人洗手。
  家人外出回家后,把外出时穿的衣服脱下来,放在窗口处,并打开窗户通风。如果怀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例如去过医院等地),清洗消毒。洗手换衣之后,再跟老人见面,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需外出怎么办?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步行或选择私家车,也可以考虑乘坐出租车。乘坐出租车时请司机摇下车窗适度通风,乘车期间不要摘下口罩。外出期间,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即使戴着口罩,也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合理佩戴口罩。原则上,在空旷的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或密闭的场所(如电梯)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如果是到医院或者可能会接触到疑似患者,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期间和摘口罩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的外面。
  外出时随身携带纸巾和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用来捂住口鼻或擦鼻涕的纸巾应丢在有盖子的垃圾箱内,然后洗手。不方便流水洗手时,在咳嗽、打喷嚏、擦鼻涕后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需要注意的是,免洗洗手液的擦拭并不能代替洗手,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洗手是首选。
  外出期间手尽量不乱摸,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可以考虑戴上手套,任何日用手套都可以,但不要戴潮湿的手套,也不要用戴着手套的手接触口、鼻、眼。
  减少在外逗留时间。外出回家后,先脱衣服换鞋,把摘下的口罩密封处理并扔进带盖的垃圾桶(非回收)。外出时穿戴的衣服、手套以及携带的物品,放在窗口处,并打开窗户通风。如果怀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例如去过医院等地),消毒清洗,很多洗衣机都有加热消毒除菌的功能。认真洗手、洗脸。

  如需就医怎么办?
  如果出现一些与呼吸道疾病无关的较轻症状,或针对一些已有的基础疾病,家人可考虑帮助老年人先通过网上渠道在线问诊或前往社区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家自测指标(如血压、血糖等)波动较大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如果发热超过38℃持续不退,咳嗽咳痰症状加重,或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等症状,及时就诊。
  如果必须要前往医院,去医院前,家属以及老人务必做好防护。要戴好口罩并及时洗手。在医院时,要注意不要触碰口罩外侧,不要乱摸,摘脱口罩后要洗手。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与人保持距离,打喷嚏、咳嗽的时候记得用手肘挡住。

本文地址://www.jxcbj.com/tjcs/78684.html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