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种不良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早体检早预防,那么一般有哪些检查呢?
1.心电图
通过心电变化,辅助检查心脏功能疾病,如: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肌梗塞、心室肥大、心肌病、心脏增大等。
2.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
了解心脏各组成部分的形态以及功能状态,了解心脏内畸形位置、大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其他畸形情况和病变程度。
3.颈动脉彩超
通过彩超:了解颈动脉结构及血流情况,判断是否有动脉硬化、硬化斑块形成、狭窄及附于其上的血栓等。
4.超敏C-反应蛋白
抽血查: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5.同型半胱氨酸
对于梗塞性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
6.动脉硬化测定
评估全身血管(主要是外周大血管)是否存在硬化及下肢血管有无狭窄、闭塞
7.心脏彩超
通过彩超:了解心脏结构、各腔室大小、血液流动情况以及有无瓣膜病变等。
8.血粘度
了解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中风、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疾患的检查。
9.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发炎反应及心血管硬化风险评估
10.心肌酶谱
用于心肌梗塞、心肌炎、肌肉损伤等辅助诊断。
11.LPP脂蛋白颗粒分型检测
高血脂相关心血管风险排查,对降脂治疗有指导意义
12.C-反应蛋白测定
炎症指标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
13.血栓弹力图
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
推荐阅读:心血管疾病检查
本文地址://www.jxcbj.com/tjcs/7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