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主要有哪些病因?
缺铁性贫血常由膳食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失血、多次妊娠和儿童的迅速生长等因素造成。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铁的需要量高而摄入不足:生长快速的婴儿、青少年、有月经或在妊娠期或哺乳的妇女,铁的需要量高,如果饮食中缺少铁,易致缺铁性贫血。人乳、牛乳或羊乳铁的含量均很低,如果8个月以上的婴儿以乳类或谷类食物为主要营养而未及时增添蛋黄、肝、肉类等食物,常发生缺铁性贫血。月经过多、多次妊娠和哺乳是妇女中最多见的缺铁原因。
铁的吸收不良:胃次全切除手术的病人,术后食物不再经过十二指肠而迅速进入空肠,由于十二指肠对铁吸收率最高,以致食物中的铁没有很好被吸收,储存铁被用完后,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铁丢失增加: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如消化道溃疡、癌、钩虫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等。妇女月经丢失、多次妊娠而无铁补铁补充是妇女常见的缺铁原因。
哪些人易患缺铁性贫血?
生长快速的婴儿和青少年,由于铁的需要量高,如果饮食中缺少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青年妇女月经来潮后由于月经失血,若长期食物含铁不足,也易患缺铁性贫血。
妊娠时,要供应胎儿、胎盘和母体的血红蛋白量增加,需铁较多,哺乳期间每日从乳汁中丧失的铁0.5~1毫克,故月经过多,多次妊娠和哺乳是妇女中最多见的缺铁原因。
胃全切手术的病人,长期严重腹泻也可以引起缺铁性贫血。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的原因。
患有溃疡病出血、钩虫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痔疮出血的病人均易患缺铁性贫血。
另外,长期素食、偏食的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老年人患缺铁性贫血会有哪些常见原因?
老年人的缺铁性贫血大都是继发的,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贫血也有改善。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病因不明显时,应留意各种慢性失血,这些通常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的原因。特别是消化道出血,这种出血很多时候较为隐蔽,不易引起病人注意,且有可能是间歇性的,不能以1~2次大便潜血阴性来排除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应不失时机地选择内镜检查,以尽快明确出血的部位和性质,明确出血原因,溃疡病、消化道肿瘤、痔、憩室病、食管裂孔疝、结肠息肉都是老年人常见的失血原因。对老年病人,及时治疗原发病比治疗贫血更重要。
本文地址://www.jxcbj.com/tjcs/7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