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即刻的现象,而不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因此,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由于血管斑块的破裂引起的出血,从而形成血栓。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乳头肌(主要为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而收缩无力或断裂,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并易引起心力衰竭。
(二)心脏破裂 为早期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常在发病一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因产生心包积血和急性心包堵塞而猝死。偶为心室间隔破裂穿孔,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可引起心力衰竭而迅速死亡。
(三)室壁膨胀瘤 发生率国内尸资料为20%,临床资料为28%。为在心室腔内压力影响下,梗塞部位的心室壁向外膨出而形成。见于心肌梗塞范围较大的病人,常于起病数周后才被发现。体检可见右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较广泛,可有收缩期杂音。发生附壁血栓时,心音减弱。心电图示ST段持续抬高。X线检查可见心缘有局部膨出,透视或记波摄影可见该处搏动减弱或有反常搏动,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和门电路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可显示膨胀瘤。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室壁膨胀瘤的异常搏动。并发室壁膨胀瘤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栓塞,但在心肌梗塞愈合后少有破裂的危险。
(四)栓塞 为心室附壁血栓或下肢静脉血栓破碎脱落所致,国外一般发生率在10%左右,我国一般在2%以下。见于起病后1~2周。如栓子来自左心室,可产生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如栓子来自下肢深部静脉,可产生肺动脉栓塞。
(五)心肌梗塞后综合征 于心肌梗塞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偶可发生于数天后,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
(六)其他 尚有呼吸道(尤其是肺部)或其它部位的感染、肩-手综合征(肩壁强直)等。
心肌梗死会引发什么疾病?
1.糖尿病:糖尿病是动脉硬化、狭窄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糖过高会影响到患者全身的血管,尤其是心脏冠状动脉。
2.高血脂:血脂代谢异常,包括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过高会堆积在血管壁,进而使血管内皮细胞调节失调,造成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如果再一个血栓形成就很容易塞住心脏的冠状动脉。
3.肥胖:肥胖和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都息息相关,肥胖本身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和血管的压力。
4.高血压: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硬化、钙化,高涨的血压也会使得血管内皮的调控功能变差,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及血管局部发炎,最后形成血栓而塞住血管。
5.抽烟:烟中的尼古丁及焦油会使心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变差。因此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更容易使得动脉硬化、钙化和血管狭窄。
6.遗传:近年来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在某种程度上会有遗传性,父母或兄弟姊妹都会有相同或类似的异常基因,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和狭窄。因此,有心血管心脏病家族史者,本身得到心脏病的几率也会提高。
7.痛风:痛风和心血管病变的关系于这几年逐渐被了解,普林存在很多食物中,在人体内代谢会产生尿酸。然而,普林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不稳定的自由基」自由基在人体内会攻击血管内皮细胞而引发血管病变。另一方面,尿酸结晶在血管内会引起血管发炎反应,而血管发炎可能会引发血管内狭窄甚至阻塞。
本文地址://www.jxcbj.com/tjcs/8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