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感染乙肝后有很多类型,有急性的,有慢性的,有携带状态的,还有一部分隐匿的,还有乙肝导致的肝硬化、肝癌。
表面抗原阳性群体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区别对待,这是医生来做的,对于患者而言,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更重要的不管什么状态,都要定期去监测和随访,因为是变化的,原来肝炎稳定了,不需要干预了,反过来也可能是携带状态稳定的,现在变成了肝炎需要干预。
所以我们强调乙肝携带状态最长一年查一次,如果是肝炎病人,根据医生意见,一般来讲最好半年查一次是最踏实的,否则的话病情进展不知道,我们常常说是沉默的杀手,因为没什么感觉,所以靠感觉是不确切的,所以我们强调,乙肝阳性人群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去监测和随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否则得了肝癌,得了肝硬化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
我们通过检测的指标综合判断疾病状态和严重程度,干预措施都是根据检查指标制定,所以检查都很重要,对慢性乙肝病毒阳性人群定期做检测,比如说转氨酶高,一定要进行积极治疗,任何原因导致转氨酶高,说明这个病人需要治疗了,肝细胞损害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不能大意。
有个乙肝患者,6年前转氨酶就高了,是个小伙子,自己觉得没什么大事,因为没什么感觉,6年前发现转氨酶高,中间自己吃点药,没系统治疗,这次就诊明确肝硬化,6年时间从一个慢性肝炎,原来没有脾大,现在脾大、门脉高压都出来了,已经进展到肝硬化了。
所以我们强调,乙肝病毒阳性人群,不管是哪个人群,都要定期检测,不要大意。乙肝是可治性疾病,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不发展成肝硬化,到了肝硬化也不可怕,可以逆转,到了肝癌就麻烦了,所以强调早期治疗,不让它进展到肝硬化,有肝硬化不让进展到终末期,别发生肝癌,现在是能做到的。
但是不能大意,一定要来看病,不来看病也不知道是否需要治疗,自己也不知道需要治疗,就把病人耽误了,所以非常重要。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里反复强调定期监测和随访,有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监测随访会知道是不是需要治疗,什么时候该治疗了,会及时抓到,不是所有乙肝病人都需要治疗,通过监测随访知道是不是开始发作了,疾病开始进展了,是不是需要治疗,所以不管哪种肝病,哪种类型,都要定期监测随访,及时发现治疗时机,乙肝也是强调治疗时机的。
第二通过监测随访及时发现肝硬化进展迹象,肝病进展迹象,肝癌发生的可能性,一是看治疗反应好不好,要不要进行调整治疗,第三个就是耐药发生概率有多大,通过这些及时干预和治疗,治疗以后副作用的监测和随访,病人是不是有副作用的问题。
总之通过监测和随访,找到合适治疗人群,更好的治疗,减少耐药发生风险,最终目的控制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发生。
本文地址://www.jxcbj.com/tjcs/8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