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市场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如何防治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糖降低至28毫摩尔/升以下,伴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低血糖本身不是独立的疾病,是一组以心血管和神经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时可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原有冠状动脉、脑动脉硬化者缺血加重,可发生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老年人对低血糖敏感性增高,又缺乏低血糖症状方面的知识,常不能自己治疗所发生的低血糖,易发生严重后果。


一、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按低血糖的严重度可分两级:1级属轻、中度低血糖,出现心慌、脉快、饥饿、出汗、手足颤抖、头晕、精神恍惚等症状,但患者能自己找食物,进糖类食品后可迅速缓解。11级是血糖继续下降,出现意识丧失、烦躁不安、行为失控、丧失自我救治能力,严重者出现抽搐、癫疴发作或偏瘫,直至昏迷。此时立即静脉推注葡萄糖可迅速恢复。长期严重的低血糖可致大脑等多个脏器损害,意识不能恢复,甚至死亡。长期高血糖患者突然血糖下降,即使血糖浓度并未达到低血糖标准,也可出现1级综合征;血糖下降很缓慢或长期处于低血糖的患者即使血糖在2~3毫,摩尔/升水平也可无临床症状,而继续下降时可突然进入意识丧失、抽搐或昏迷。糖尿病并发自主神经病的患者血糖下降时,可不出现1级低血糖症状,严重时直接进入昏迷、抽搐或偏瘫等症状。


二、预防与治疗

低血糖的对症处理并不复杂,一般1级低血糖只要患者自己立即进食或喝糖水可迅速缓解。发生11级低血糖患者已有意识障碍,无自救能力,立即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可缓解。由于长效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症状缓解后还应持续滴注10%的葡萄糖,直到降糖药作用消失,血糖才能稳定。不同原因低血糖防治办法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一)药物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使用磺酰脲类或非磺酰脲短效胰岛素促泌剂是发生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长效且降糖作用很强的格列本脲(优降糖)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最高、最严重;应用胰岛素剂量不当或未按时、按量进餐也是发生低血糖的常见原因。防治办法是:

1.凡是接受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短效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用药后必须按时、按量进餐,应用长效磺酰脲类和中长效胰岛素制剂,即使只是早上用药1次,也要按时进早餐,午餐和晚餐不能忽视。

2.坚持每天适当的相对恒定的运动量锻炼,在饮食、降糖药不变情况下,避免运动量过大而诱发低血糖。

3.用降糖药剂量应从小剂量宜开始,逐渐增量,血糖下降速度不宜太快,避免药物剂量过大而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生低血糖应及时调整治疗药物,避免再发。

4.使用磺酰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身携带糖块或干粮,一旦出现低血糖立即服用。曾有低血糖反应的患者,外出时要结伴而行,不单独从事登高、游泳和驾车等有危险的活动,并随身携带卡片,注明疾病诊断和目前用药,一旦出现意识不清时便于他人及时救治。

(二)反应性低血糖

反应性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患者中常见的症状。由于这些患者往往伴随胰岛素分泌增加和高峰延迟,容易出现餐后1-2小时高血糖,但餐后3~4小时却出现低血糖。另外,胃排空过快的患者,如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高浓度糖类迅速进入小肠,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也可发生餐后反应性低血糖(迟发性倾倒综合征),防治办法是:①有餐前低血糖症状者应做糖耐量检查,及时发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采取糖尿病饮食治疗,必要时给予非胰岛素促泌剂降糖药治疗;②避免吃甜食、稀饭、粥、烂面条等糖消化吸收过快的食物,尽量吃米饭、馒头等干食。多进蔬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减慢糖吸收速度。

(三)继发性低血糖

低血糖还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严重肝硬化、恶性肿瘤、胰岛素细胞瘤、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这些患者在未用降血糖药的情况下,在夜间、清晨空腹或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有这类临床表现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四)自发性低血糖

少数人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常与体内存在自身免疫性胰岛素抗体(IAA)有关.IAA可以因注射胰岛素或某些药物诱发,也可自发性产生。其低血糖呈无规律性发作,若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低血糖与高血糖交替出现。有这类临床表现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尽可能找出原因进行治疗。


本文地址://www.jxcbj.com/tjcs/83768.html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