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否为遗传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定论,但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如果父母之中有一人患有冠心病,那么其子女患病的概率往往是双亲正常者的2倍;若父母均患冠心病,则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双亲均在年轻时患冠心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庭。可见,冠心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酒精能部分抵消降压药的治疗效果。与不饮酒的高血压病人比较,若想取得相同的降压效果,饮酒者必须服用较大剂量的降压药。
也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可以扩张小血管,减少脂质在动脉壁的沉着,从而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实际观察确实发现少量饮酒者冠心病发病率减少,但高血压和脑中风却增多。因此,无论是高血压病人还是正常血压者,限制饮酒或完全戒酒是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家族性高脂血症是这些家庭成员易患本病的原因之一。
(2)一些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性格特征等往往具有遗传倾向,是家庭成员易患本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同一家庭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可造成冠心病的家庭倾向。例如:孩子从小吃父母做的饭菜,若父母喜欢高脂、高热量、高盐等饮食,则孩子的饮食习惯也会与父母相同;父母吸烟常常导致子女被动吸烟或效仿父母吸烟等。
更多的学者认为,冠心病具有明显家族性的特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其内在原因,它只有与其他危险因素相结合,才能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
本文地址://www.jxcbj.com/tjcs/83795.html